0

断云剑

浏览数:

断云剑_1.jpg

相传汉高祖刘邦未发迹时,一天在家乡沛县南山游玩,无意中得到一柄宝剑,拭去尘土,剑身露出两个镌刻大篆文字:赤霄——它就是战国时期失传已久的名剑“赤霄剑”。刘邦如获至宝,大喜过望,即兴舞动此剑,只见剑气冲霄,振飞落叶,阻断流云,就给它取别名为“断云剑”。此后,刘邦凭“断云剑”在芒砀山斩蛇起义,号令群雄,横扫四海,一统天下,开创了汉朝四百余年帝王基业。刘邦称帝后,“断云剑”就成为汉室朝廷的镇国之宝。三国战乱结束后,“断云剑”于西晋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得。太康三年(公元282年),西晋收藏兵器的“武库”发生火灾,中书监张华组织卫兵救火,发现“断云剑”化为蛟龙,穿破屋顶,腾空而去,这柄象征成功和权力的名剑从此不知所踪。

为了充分挖掘中国宝剑传统历史文化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阿金先生,按史书对“断云剑”形状、特点的描述,运用传统铸剑工艺和现代科技原理,经过多年精心研究和试制,于2010年成功研制出仿古“断云剑”,使龙泉宝剑家族又添一朵奇葩,从而弥补了中国宝剑文化史上的一个缺憾。

断云剑_2.jpg

“断云剑”是炉火纯青之铸剑技艺的结晶。剑坯采用钢、铁等多种金属复合叠压,经上百次反复折叠锻打而成,如有一次折叠锻打不到位,剑坯即告报废;剑坯烧炼最讲火候,火候不足则不同金属无法粘连融合,火候太过则整个剑坯立马散架;剑坯淬火用水选择十分讲究,入水手法及其停留时间不能有分毫之差。“断云剑”是千锤百炼之锻造结果的精华。

上一个:汉神剑
下一个:螭神剑
10%
 查看关闭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