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浏览数: | 发布时间:2008-06-23
1990年10月,我收到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寄给我的墨宝:"龙泉神工"款书:陈阿金同志纪念。并附军委办公厅一信。这是国家领导人对我的最大鼓励和鞭策。国防部怎么会知道我这个剑匠的呢?事情还得从头说起。
我是1975年被招收为龙泉宝剑厂职工的,在此之前我已从师当铁工8年,熟知铁工手艺。到了宝剑厂后,在师傅的指点下,很快掌握了制剑中的锤、炼、淬、磨等20多道工序技术。在实践中又经过自己的琢磨、领悟,技术上很快地趋向成熟,不久就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。1983年,一天,县人武部领导来厂里下达一个为中央军委制作礼品短剑的任务,事后得知这是国防部长张爱萍下达的任务,专为赠送各国驻华使节而制作的,这批短剑要求很高:规格为长30厘米,宽2.2厘米, 韧硬度要确到好处;装饰性要强,闪亮光泽.这些要求比制作普通剑难度要大得多。
厂里接受任务后就指定我等几个技术骨干设计、制作样品。我带着兴奋的心情回到家里,反复思索,寻找资料,总结几年制剑心得,确定了方案。制剑工艺,说起来简单,不外 锤炼淬磨等工序,其实这里头大有学问,就好比书法家写字,都是师出二王而写出的作品却参差不齐,风格迥异。制剑也是如此,谁就能攀登制剑技艺的高峰。我在试制这批短剑样品时,在原料上,选择优质材料进行锤炼;在淬火时, 注意剑的硬度又不致使剑身图案变型,把温度控制在确到好处;在精磨环节中,我精心磨制`,使剑身寒光闪闪,锃亮灼人,在刻花图案设计时,考虑到短剑的宽度,我改进了传统的龙凤图案,把正反两面分别布以凤凰 牡丹和双龙戏珠图案,使之动静相配,充满生机,把短剑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。但由于剑身窄、短、刻制如此复杂的花纹难度很大,有时竟用放大镜精心刻镂。在厂里的样品评审会上,我的样品剑得到一致的肯定,并决定依此样品制作这批短剑,经过十数日的苦干,终于完成了任务。张部长看到这批剑后,很是欣赏,我的名字也就这样传到了国家领导人那里。
改革开放之后,我于1984年自筹资金开办"陈记阿金剑铺",上级领导就找到剑铺,指名要我为之制剑。我先后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。原军委副主席张震。原党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以及军委李文卿、朱敦法、徐舫庭、胡昭衡等同志制过剑。1990年10月,张爱萍部长欣然命笔为我题写:"龙泉神工"四个苍劲富有动感的草书。这是我的最大荣誉,也是领导对我的期望。我一定要不断探求制剑技艺,把宝剑工艺推上更高的台阶。